全球智能手機銷售正在放緩,而中國也未能幸免。在Canalys剛剛發布的一份報告中,分析人士估計,去年中國的出貨量降至20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3.96億部,僅第四季度的銷量就同比下降了15%,全年出貨量同比下降14%。在2017年總體下降4%之后,這是連續第7個季度下降。
這份報告分析了許多因素,其中最主要的是消費者選擇不升級智能手機,以及中產階級購買力的下降。該報告與中國通信院的調查結果一致。今年1月,中國通信院表示,2018年的出貨量下降了15.5%,至3.9億部左右,12月份的降幅更大。
不過,在最近的低迷中,有幾個供應商卻逆勢增長:華為和Vivo。這兩家公司的出貨量分別增長了16%和9%,Oppo則小幅下降了2%。
Canalys研究分析師表示:“Vivo的增長非常值得留意,Vivo通過更加緊湊的產品周期, 從多樣化其Y系列,和發布專攻線上的Z系列以及觸及高端的Nex系列等方面著手。加上全力執行其提升零售渠道效率的策略,使得vivo在國內市場份額出現質變?!?/p>
不過其他供應商就沒那么幸運了。小米在總出貨量上排名第四——它的智能手機出貨量比去年減少了6%——而蘋果仍然保持在第五位,同比下降13%。事實上,2018年標志著蘋果在中國的出貨量連續第三年下降,因為該公司在中國面臨諸多挑戰,包括iPhone 7和iPhone 8需求疲軟。
分析師賈沫表示:“隨著(蘋果)服務部門在中國變得越來越重要,(該公司)保持或擴大iOS用戶的安裝基礎至關重要。蘋果必須重新審視其在華戰略,找到重振高端品牌形象的方法,以便與當地中產階級和上層階級的消費行為保持一致?!?/p>
就市場份額而言,華為和Oppo在2018年的市場份額遙遙領先,分別為27%和20%(高于2017年的20%和18%)。Vivo獲得了20%的市場份額(2017年為16%),小米的份額達到12%(2017年為11%)。蘋果保持在9%不變。
但未來道阻且長。Canalys預測,隨著智能手機平均售價接近三千美元,以及制造商準備推出5G設備,今年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將下降3%,至3.85億部。如果這一預測成真,這將是2014年以來智能手機出貨量第二次跌破4億部。
Canalys在報告中寫道:“中高端市場的競爭將加劇,供應商必須專注于將最新技術帶給消費者,以證明更高的定價是合理的?!?/p>
不過,對亞洲智能手機市場而言,前景并非一片黯淡。印度市場出現了非凡的增長。研究公司Counterpoint上周報告稱,2018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52億臺,比2017年的1.32億臺增長了10%。這家研究公司在近日的一份報告中表示,印度去年摘下了全球增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市場的桂冠。
中國廠商在印度占據主導地位,它們在以極低的利潤率銷售廉價和中檔智能手機(售價低于230美元)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Counterpoint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小米仍是中國最大的智能手機供應商,市場份額為28%,高于一年前的19%。中國手機廠商Vivo、Oppo和印度Micromax分別占據了10%、8%和5%的市場份額。
長遠來看中國市場的整體結構和消費水平正向更加高質和高端的市場轉變,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有望在2021年突破400美元,廠商競爭的重點將聚焦在如何把最新的技術和消費者的更高層次需求聯系起來。
推薦閱讀:小米電動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