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很多不了解汽車的朋友來說,第一次買車很容易被“外表”所迷惑。第一眼看上去就有眼緣,再看價格也符合預期,最后被銷售人員附上一波廣告的吹噓,就忍不住下手了。
目前市面上這種表里不一的車型還有很多,在天涯君看來,還在買這些車的人,實在是勇氣可嘉,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下那些買來就砸手里的車型。
力帆汽車:上半年銷量115輛,同比下滑95.9%
作為中國最大的民營企業之一,力帆從生產摩托車起家,經過15年的發展已經成為橫跨汽車、房地產以及金融等行業的大型企業,曾一度入圍中國500強,如今卻要靠變賣房產來求生。
話又說回來,即便是鼎盛時期的力帆也沒有幾款車型真正受到市場喜愛,自從被寄予厚望的力帆520車型失敗后,力帆便悶頭走上了山寨的道路。例如抄襲MINI的力帆320、仿寶馬3系的力帆620、山寨福特S-Max的軒朗和仿漢蘭達的力帆X80等車型。雖然個別車型取得了一定的銷量成績,但因為層出不窮的質量問題,導致力帆車型銷量斷崖式下跌。
屋漏偏逢連夜雨,2016年的新能源騙補事件讓力帆又多了一個“騙子”身份,隨后,力帆還遭遇了股權凍結、工廠停工、經銷商退網等風波。至此,身受重傷的力帆已無法翻身。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今年6月份,力帆X80、X70、820、邁威等車型一共還賣出了29臺,不得不佩服這些人的勇氣。
華晨中華:上半年銷量4300輛,同比下滑71.2%
長豐獵豹:上半年銷量331輛,同比下滑98.1%
記得華晨中華V7剛上市的時候,天涯君有被它強大的供應商陣容給驚艷到,整車基于華晨和寶馬合資研發的M8X平臺打造,底盤由麥格納調校,變速箱來自于格特拉克,發動機則是“寶馬的CE16和CE18”,強不強?
花10.87萬就能買到一臺搭載“寶馬發動機”的SUV,誰不心動?如果有人質疑你,直接打開機艙蓋給他看,“BMW”三個字母定會讓他啞口無言并且滿眼羨慕。相信各位車主當時也是被銷售這樣套路的。
“BMW”字母的確不假,但發動機上的全稱是“supported by BMW Groupe Technology”,意思是“由寶馬集團提供技術支持”,為了“突出重點”,“BMW”還用加粗的方式給你標了出來,就是為了滿足某些人的虛榮心,而且稍微動下腦子就能明白,就算有寶馬的技術支持,寶馬會把先進的技術放在一臺十萬級自主SUV車型上嗎?
噱頭始終是噱頭,中華V7取得的最好成績也只有月銷2449臺罷了,之后便遭到消費者投訴,發動機以及車身附件及電器方面存在無法啟動、漏油以及異響等問題,最終銷量觸底,在今年6月份,旗下V3和V7車型一共賣出了13臺。
同樣搭載這臺發動機的還有獵豹Mattu,雖然獵豹沒有將“BMW”的標放在表面上,但其靠著“軍工企業”的背景和黑金剛車型積攢下來的口碑,仍吸引了部分消費者去購買,月銷2200臺也成了它的高光時刻,結果呢?2018款Mattu的投訴量達到了238起,其中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制動系統以及車身附件就像在賽跑一樣,比誰出的問題最多。
獵豹汽車口碑的下滑,主要是因為CS10車型。長豐獵豹憑借這款車在2017年走上了銷量巔峰,年銷12.5萬臺,結果,號稱有著“軍工品質”的CS10在車質網的最高投訴量達到了2176起,除了離合器和輪胎投訴量較低,其余部件的投訴量均處于“爆表”狀態,這讓消費者對獵豹的所有情懷和口碑都消磨殆盡。
納智捷,一個貢獻最多段子素材的車界品牌。一說到納智捷,人們總會將大7車型的油耗拿出來調侃一波,除了油耗,納智捷的槽點還真不少,以旗下URX車型為例,一臺動力參數并不出色1.8T的發動機需要喝95號汽油、全系配備后扭力梁式非獨立懸掛、軸距只有2720mm卻非要推出七座版本,就是這樣一臺車,售價要從14.36萬起步,而且在今年6月份還賣出了4臺,更可笑的是,這4臺是整個納智捷品牌上半年的銷量。不過隨著納智捷的退市,這4臺的半年銷量也成了納智捷的絕唱。
推薦閱讀:蘋果發布會